10月10日,应用心理学系本学期首场“心理学应用与学术沙龙”在学部213教室举行。特邀学部吴明霞副教授作题为“心智化与治疗性改变”的学术报告,吸引学部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近70人现场聆听。 活动由系主任张仲明教授主持。


吴明霞指出,心智化是人的社会认知能力,是人的基本的人性,涉及理解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她强调,心智化以“人是独立主体”为核心态度,秉持善意的好奇心去探索不透明的心理世界,在安全的依恋关系背景下,养育者的具身和言语心智化孕育婴儿的心智化、自体感和关系体验;而在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中,非心智化启动非心智化,将导致负责情绪调节的神经生化系统异常、破坏性的客体关系表征、认知不信任、自体表征缺陷、心智化和情感调节能力受损,进而导致复杂PTSD,这正是许多反社会行为的根源。在临床工作中,可以用“四脚九爪板凳”模型快速评估来访者心智化缺损,强调 “把内隐心智化变成外显对话”。
互动环节,师生就“心智化功能能否长期保持”“技术如何适配严重病理人群”等提问,吴明霞结合监狱矫治与社区随访经历异议作了回应,现场掌声迭起,讨论延至沙龙结束后仍意犹未尽。

本场沙龙在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既展现了应用心理学系“凝聚学术共识、赋能师生发展”的纽带功能,更彰显了其“立足国际视野、助推学科创新”的发展定位。未来,应用心理系将持续打造“心理学应用与学术沙龙”品牌,广邀国内外顶尖学者与行业翘楚,通过主题报告、实战工坊、跨界圆桌等多元形式,打造开放、协同、可持续的学术生态,加速推进学术创新与社会需求的双向奔赴,为培养高水平心理专业人才、服务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注入不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