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中午,应用心理学系第四次午间沙龙——“心理学应用与学术沙龙”在学部顺利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杨发辉老师做报告,以《立象尽意,其道光明——基于意象的认知行为治疗对情绪困扰的干预》为主题,与师生分享了该课题组对认知行为治疗中国化的探索。本次论坛吸引了学部教师袁宏、张新荷、曹冰、苏缇和张璇老师,以及研究生和本科生近60人参加。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基于西方的文化与循证科学建立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需要从多元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视角进行本土化研究与实践。杨发辉老师课题组从中国社会文化与历史的视角研究发现,意象是中国人重要的认知方式,他建立了基于意象的认知行为治疗理论模型,并在其理论模型基础上,建构出了意象调节、意象分析、意象想象、意象暴露、意象智者和意象生活的六个临床操作模块,经过全国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对情绪困扰的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杨老师的报告激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报告结束后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对认知行为治疗中国化模型——基于意象的认知行为治疗的操作步骤、应用场景、咨询督导启发、局限性、神经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依然围绕着杨老师继续讨论。
本次学术沙龙活动,通过将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案例相结合,促进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为学部应用心理学和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多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