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国家和社区:积极心理学中的跨文化视角及质性研究取向》由海伦娜•阿格达•马鲁若(Helena Agueda Marujo)和路易斯•米格尔•内托(Luis Miguel Neto)编著而成,经苏州大学吴继霞教授等翻译,并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7月16日正式出版。该书是以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看待积极心理学领域,用真实的数据、新颖的观点,从跨文化的视角深刻反映积极国家和积极社区概念的理论和元理论,为理解和贯彻积极心理学带来了更多共同的、质性的、文化敏感性和变革性的理论。


图为本书作者Helena Agueda Marujo(左)与Luis Miguel Neto(右)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从1990年代开始,被边缘化的心理学质性研究开始得到认可,近年来,我国心理学质性研究也逐渐发展壮大,已经是心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于2018年1月正式获批成立,中国的心理学主流期刊刊登质性研究文章也逐步增多,涉及领域愈发广泛。可见,积极心理学和质性研究的结合将是心理学发展进程中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积极的国家和社区》恰恰承载了这些丰富的议题:积极国家是什么样子?质性研究取向对积极国家和美好社区生活的贡献是什么?社会科学之间的跨领域合作如何促进对这些问题新的洞察?除了公民个人幸福感增长之外,还存在什么内容?等等。
《积极的国家和社区》共十三章,其结构采用三维正交连续模型来呈现,分成四个部分。开篇以两种组织视角的社区工作向我们介绍了积极的机构、社区和国家;从个人到社会心理属性的表现(包括利他主义、友谊、布道以及激励学生发展的课程活动);属于本书结构标题“理解”之下的欧洲杯、不同文化中的人际宽恕、南非的真相与和解过程;关于积极国家和幸福感的研究成果(包括对喜马拉雅山脉领域、葡萄牙第一共和国以及纳米比亚等地的幸福研究)。
总之,该书证实和补充了在社区、国家内部、国家之间,何种行为可以提升文化的积极功能。作者们用一种潜在的、开放式的对话、批评的视角,鼓励我们所有人反思当下的心理学研究现状,探索积极心理学介入国家和社区民众生活的可能。他们提出了超出个人水平的“知识社群”和“社群知识”的概念。该书是对积极心理学领域内的多方对话发出的邀请,对我国的积极社区与国家建设以及如何提高国民幸福感都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图书信息:[葡] 海伦娜•阿格达•马鲁若(Helena Agueda Marujo),路易斯•米格尔•内托(Luis Miguel Neto)著,吴继霞等 译. (2020). 积极的国家和社区:积极心理学中的跨文化视角及质性研究取向.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撰稿:吴继霞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审核:吕厚超
编辑:宫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