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心理学导论》已经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发排,不久即将与大家见面。
编写人员
(按姓名汉语拼音排序)
毕重增(西南大学)
陈 红(西南大学)
邓 铸(南京师范大学)
杜 刚(西南大学)
何嘉梅(辽宁师范大学)
黄希庭(西南大学)
李彦章(成都医学院)
吕厚超(西南大学)
苏彦捷(北京大学)
汤永隆(西南大学)
王会丽(重庆大学)
王予灵(西南大学)
吴继霞(苏州大学)
许 燕(北京师范大学)
杨 波(中国政法大学)
杨莉萍(南京师范大学)
杨 帅(重庆邮电大学)
尹可丽(云南师范大学)
张 锋(河南大学)
张志杰(河北师范大学)
黄希庭 西南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心理学会第七届和第八届副理事长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心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第六届专家组成员及教育学组召集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组成员及教育学科组召集人等。在中国开创时间心理学研究、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研究,倡导建立中国特色社区心理学,出版了一系列心理学教材和学术专著。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2)、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3)、“全国先进工作者”(2005)、“重庆直辖10年建设功臣”(2007)、“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庆杰出贡献英模”(2009)、“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0)、“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2011)、“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012)、“当代教育名家”(2017)等奖项和荣誉称号。毕重增 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心理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区心理学服务与研究中心副主任,《社区心理学研究》常务副主编。兼任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暨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欧洲人格心理学会会员等。主要从事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苏彦捷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美国心理科学学会(APS)会士等。获第十二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心理学会学科建设成就奖等。主要研究心理能力的演化和发展。陈 红 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部部长。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心理学会理事长等。参与创建中国心理学会社区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并担任主任。在中国开创身体自我研究,提出负面身体自我理论。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第六届和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等。
内容与特色简介
本书是社区心理学课程的教材,以实事求是和系统分析的观点论述中国社区中的个人、社区和社会交互作用的性质、结构、机制、功能、规律,理论架构明确,概念清晰,是中国心理学会社区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为社区心理学初学者推荐的入门书。
在结构上,本书兼顾学理创新和实践应用的需要,涵盖社区心理学概论、社区氛围与价值观、社区亚群体心理、社区中的应用心理以及社区心理学的未来方向这五大部分,努力构建中国社区心理学的话语体系。
在内容上,本书取材广泛,案例丰富,汇聚古今中外的经典文献,力求启发读者思考,为社会治理、社区心理学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发展服务。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社会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广大社区工作者及对社区心理学感兴趣的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