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们对与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PSU)相关的神经影像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使用通过机器学习来识别其基于连接组的神经标记物的研究几乎没有。此外,I-PACE模型已经指出情感体验(如压力感知)和认知能力(如自控能力)是PSU的关键因素,但这些因素的神经科学基础尚未充分探索。
基于这一背景,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邱江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9.5)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Smartphone and the brain: Stress and self-control medi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connectome-based predictive modeling of fMRI brain network and problematic smartphone use” 的学术论文。该研究通过连接组预测建模(CPM),探讨了大脑功能网络与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PSU)之间的关系,旨在揭示PSU的神经机制。研究结果发现,PSU的预测性连接主要涉及前额叶-顶叶网络与突显网络、运动/感觉网络及视觉网络之间的功能连接,以及运动/感觉网络与视觉网络之间的连接。此结果在另外两个独立数据集中得到了验证(图1)。进一步研究发现,压力在CPM结果与PSU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压力和自控能力在CPM结果与PSU之间形成链式中介作用,表明这两个因素在PSU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图2)。研究表明,分布式大脑网络能够有效预测PSU,并揭示了情感体验(如压力感知)和认知(如自控能力)因素的重要性,为未来基于神经机制的PSU干预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图1

图2
文章第一作者为团队博士研究生铁必杰,最后通讯作者为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邱江教授。该研究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1&ZD312)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索引:Tie, B., Zhang, T., He, M., Geng, L., Feng, Q., Liu, C., ... & Qiu, J. (2025). Smartphone and the brain: Stress and self-control medi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connectome-based predictive modeling of fMRI brain network and problematic smartphone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65, 108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