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信息交流是自然界生物间社会信息交流的基本方式。生物的体味可以传递关于领地、个人身份、社会地位、性和健康情况等信息。先前的研究已经证实动物之间可以通过化学信号进行交流。例如,老鼠用尿液的气味标记领地;雌蛾释放化学物质来吸引雄蛾交配。对于人类之间是否存在化学信息交流一直也是研究热点。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致力于研究人类类固醇激素对人类心理生理和行为的影响。其中,关于雄甾二烯酮(4,16-androstadien-3-one)的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以往的研究表明,雄甾二烯酮主要由男性腋窝汗腺和睾丸分泌,存在于精液、腋窝皮肤和毛发中。与此同时它还是人体内睾酮素(Testosterone)的体外衍生物。据以往的研究可知,雄甾二烯酮可以对吸入者的心理或生理状态产生影响,例如情绪、性唤醒、皮肤导电性、性别判断等。
近期郑丽军教授团队(硕士研究生牛草原为第一作者,郑丽军教授为通讯作者)在Hormones and Behavior (中科院SCI一区)发表题为“Androstadienone resulted in a rightward shift of women’s preference for sexually dimorphic male faces across the continuum of femininity-masculinity”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女性在雄甾二烯酮的干预下更加偏好男性化男性面孔。该研究采用被试内实验设计,女性被试在连续两天同一时间进行实验(一天吸入含雄甾二烯酮试剂,一天吸入安慰剂;两者之间气味不存在差异)。被试在吸入试剂两分钟后,对10组性别二态化(性别二态化是指同一物种的雄性和雌性之间的不同的外貌特征,包括男性化和女性化)男性面孔进行偏好选择。结果显示雄甾二烯酮组相较于安慰剂组更加偏好男性化男性面孔。
图1 性别二态化面孔材料示例
图2 雄甾二烯酮干预后女性更偏好男性化面孔
该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类择偶行为中,化学信息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对于从进化角度理解女性择偶行为有重要意义。
郑丽军教授所在的性与性别研究室,主要从事性取向、性客体化、择偶偏好、网络性活动、性少数人群等研究。近年来在性别研究领域权威期刊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Journal of Sex Research,Sex Roles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论文信息
Niu, C., & Zheng, L. (2020). Androstadienone resulted in a rightward shift of women’s preference for sexually dimorphic male faces across the continuum of femininity-masculinity. Hormones and Behavior, 118, 104635.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8506X19304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