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科研进展 > 正文

袁加锦教授团队揭示人类情绪偏向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

发布时间:2019-09-2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审核:

浏览次数:

袁加锦教授团队揭示人类情绪偏向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

 

近日,国际行为与神经科学领域权威期刊《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5-year IF10.02)在线发表了袁加锦教授团队题为“Emotional Bias varies with Stimulus type, Arousal and Task setting: Meta-analytic evidences”的学术论文。该项工作揭示了人类情绪偏向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为解决该领域的证据分歧和如何选择刺激情境实现轻松的情绪调节提供了重要参考。这项工作由袁加锦教授担任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博士生田宇(共同第一作者),西南大学资深教授黄希庭先生、渤海大学范会勇副教授和川北医学院魏雪梅副教授。

人类对环境事件的情绪反应具有重要的适应意义。积极情绪反应有助于激发个体的欲求动机,维持个体对目标的追求;反之,消极情绪反应有助于激发个体的防御动机,帮助个体有效地应对环境中的威胁。通常,人脑会对等价的正负情绪刺激具有不同强度的反应,这一现象被称为情绪偏向(emotional bias)。如果我们对消极刺激的情绪反应比积极刺激更强,就意味着存在负性情绪偏向;反之,则存在积极情绪偏向。以往研究表明,情绪偏向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适应性的变化。然而,由于研究对象的异质性、样本量限制等原因,关于情绪偏向的研究结论一直存在分歧。

为探讨情绪偏向的影响因素并厘清领域分歧,本文以积极和消极刺激诱发的顶区P300事件相关电位波幅作为核心指标,对情绪偏向领域的有关研究结果进行了定量文献分析。结果提示刺激的唤醒度(高或低)、刺激类型(图片、文字)、文化背景(东方、西方)和任务类型(外显、内隐)可能是情绪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对38项研究中的49个实验结果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刺激的唤醒度、刺激类型和实验任务的类型显著影响情绪偏向的方向或强度。具体而言,高唤醒刺激显示出显著的情绪负性偏向效应,而低唤醒度刺激并未显示出可靠的情绪偏向。即低刺激唤醒度对负面情绪偏向具有削弱作用;其次、外显的情绪评价任务导致显著的负性情绪偏向,而内隐情绪任务(即实验任务无需被试进行有意的情绪评价)并未显示出显著的情绪偏向;更重要的是,对文字与图片进行刺激类型的区分发现,图片刺激与稳定的负面情绪偏向相关联,而词语刺激材料则导致稳定的积极情绪偏向(见图1)。被试的文化背景因素对情绪偏向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这些结果表明高唤醒刺激、场景/图片刺激和外显的情绪判断更容易导致消极情绪偏向,而文本类的刺激有利于降低消极情绪的敏感性从而促进积极情绪效应的发生。这些结果对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如何通过选择不同的刺激情境实现无需费力的情绪调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 31671164)与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双一流团队经费的资助。

 

 

 

图一 元分析结果森林图(*p < 0.01,**p < 0.05)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9763419300697?via%3Dihub

 

ReferenceYuan J, Tian Y, Huang X, Fan H, Wei X, Emotional Bias varies with

Stimulus type, Arousal and Task setting: Meta-analytic evidences,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2019), doi: https://doi.org/10.1016/j.neubiorev.2019.09.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