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部动态 > 正文

学部从中国社区的实际需要出发,推进中国特色社区心理学的教材与课程建设

发布时间:2022-09-13

来源:

作者:

审核:黄泽文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调研时指出:“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 我校社区心理学研究团队在黄希庭教授的带领下,力求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写进社区千家万户群众的心坎里,助力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2021年10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黄希庭任主编,毕重增、苏彦捷、陈红任副主编的《社区心理学导论》。2022年第1期《中国教育科学》刊载了我校心理学研究者对这本书的介绍——《试论中国社区心理学的教材与课程建设》。该文发表后,迅速引起学界的关注,并于《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22年第6期被全文转载,对我国社区心理学教材、课程和话语体系建设产生重要的启发意义。

   文章共探讨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中国特色社区心理学教材与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其中,蕴含大量的社区心理学的问题,正是这种强烈的社区需求促使中国特色的社区心理学教材及课程体系的尽快建立。

第二,通过介绍《社区心理学导论》编写的基本观点、框架与原则,体现了我校社区心理学研究者关于中国社区心理学教材建设的思考。 在《社区心理学导论》中,撰写专家组决心做开路先锋,力求“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具体而言,在审视和剖析中国社区心理学问题采用实事求是和系统分析的观点;根据社区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学术理和实践,在框架体系上将自上而下的理论思考和自下而上的实践对话相互结合;在撰写本教材时主要遵循首创性、实用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等基本原则。

第三我校社区心理学研究者还阐发了他们关于中国特色社区心理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包括:(1)围绕中国特色社区心理学,强化理论思维,力求把仁爱、正义、文明、和谐、诚信作为中国特色社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2)丰富课程实践,创建社区心理学服务基地和提升课程实践能力, 走出社区心理学在社会治理与服务中的新路子;(3)关注时代发展,服务面向未来的中国社区心理学。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文章的最后,我校社区心理学研究者呼吁中国未来的社区心理学教材与课程建设要在课堂和社区实践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创新理论和发展实践的过程中建立起中国社区心理学的话语体系,走出特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