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学院(部)简介
心理学专业的培养工作由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负责。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西南师范学院教育系心理学教研室。1986年设立心理学专业,1988年成立心理科学研究所,1994年成立心理学系,2003年设立心理学院,2011年12月组建心理学部。心理学部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参与建设单位,是学校重点建设的研究型学部。在教育部连续两轮学科评估中,心理学一级学科进入全国A类行列。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点进入全国A类行列。心理学人支撑西南大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社会科学总论三个学科领域相继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心理学部是西南大学国家一流学科“生物学”和“教育学”建设的重要组成单位,是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项目的核心建设单位。心理学部拥有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的博士、硕士授权点)和应用心理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同时拥有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教育硕士授权点。设有心理学(非师范,教育部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心理学(师范,2022年通过国家师范专业三级认证)、应用心理学(2021年入选第二批国家一流专业)3个本科专业。心理学部现有教职工95人,其中专任教师80人,含教授(研究员)4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4人,博士生导师27人,硕士生导师59人,98.75%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67.5%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

二、心理学(代码040200)专业简介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在思维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合点上形成的一门具有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心理学研究主要涉及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个性倾向、个性特征、个性调控)等相关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紧密关联。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积极构建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招生方向包括: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EAP与人力资源管理、社区心理服务、人工智能与心理大数据。
三、招生对象
有志于申请同等学力人员心理学硕士学位,热爱心理学,希望通过心理学学习实现个人成长,并推动心理学社会服务和应用发展的社会人士。
四、申请条件及要求
详见《西南大学2024-2025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条件和要求》。
五、学院联系方式
咨询联系人:江老师、陈老师
咨询电话:023-68253631
咨询QQ群:983321627

咨询地址: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西南大学2024-2025同等学力人员申请
硕士学位条件和要求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西南大学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鲜明,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交叉学科等13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5种专业博士学位、35种专业硕士学位,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30个。

为满足广大在职人员学习深造、获取硕士学位的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学位〔1998〕54号)《关于进一步完善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有关规定的通知》(学位办〔2011〕57号)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和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管理工作的意见》(学位〔2013〕36号)等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将2024-2025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条件和要求公布如下:
一、申请条件
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以下简称“申请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在工作岗位做出一定成绩,得到所在单位在思想政治表现、工作成绩、科研成果、业务能力、专业知识等方面的认可。
(二)须为学士学位获得者,且获得学士学位时间超过三年以上;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或已获得通过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境)外学位。
(三)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成绩,学术水平或专门技术水平已达到所申请学位学科专业的毕业研究生同等水平。
二、申请专业
学科专业及代码 |
研究方向 |
学科 类 |
所属学院(部) |
全国统考 |
外语水平考试科目 |
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科目 |
心理学 (040200) |
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EAP与人力资源管理、社区心理服务、人工智能与心理大数据 |
教育学 |
心理学部 |
英语 |
心理学 |
三、申请要求
(一)信息注册
1.申请时间:常年接受申请。
2.申请人须通过“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网址:https://tdxl.chsi.com.cn)进行注册,并按要求填写“学位申请”中的相关信息。
(二)现场确认
1.现场确认时间:信息注册完成后。
2.地点:西南大学(北碚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校外服务中心(名单另行通知)。
3.现场确认材料,包括:
(1)填写《西南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报名表及个人承诺书》1份(详见附件二);
(2)出示有效第二代身份证原件及上交复印件1份;
(3)出示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及上交复印件1份;
(4)学位认证报告或学位在线验证报告复印件1份。
注意事项:
(1)学位认证:申请人在网上报名前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https://www.chsi.com.cn/xwcx/index.jsp)查询并截屏“学位证书查询结果”;若无法在“学信网”查询学位信息的考生,必须取得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位认证报告。
(2)以上报名材料均需 A4 规格纸张打印或复印,将本人打印及复印材料按照所列顺序装订成册,于现场确认时上交,所有证书(证件)原件切勿装订入册。
(三)资格审核
学校将审核申请人的条件和资料,符合要求的申请人名单将在继续教育学院网站公示。资格审查不通过的,本次申请无效。
(四)课程学习
1. 学校按照申请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组织同等学力课程教学和考试(核),课程教学形式采用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相结合的非脱产混合式教学模式。资格审查通过后的申请人,在缴纳课程学习费用后参加学习。课程教学安排为1-1.5年,每年分春秋两季安排教学,分别在3月和9月开班。
2.申请人修完所申请学科培养方案的全部课程并通过考试,可获得“西南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学科课程结业证书”。
(五)国家统考
1.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后,即可在中国教育考试网(https://tdxl.neea.edu.cn/)报名、缴费和参加“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全国统考)。全国统考报名时间为每年3月,考试时间为每年5月。(考试具体要求和安排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文件通知为准)
2.从信息注册之日起,申请人须在48个月内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试并取得学分和通过全国统考。未能通过者,注销申请人在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上的申请信息。
(六)学位论文
1.申请人通过培养方案规定课程考试并取得规定的学分和通过全国统考后,可以申请进入硕士学位资格审查阶段并缴纳学位论文阶段费用。
2.申请人自通过申请硕士学位资格审查之日起,须在24个月内完成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学位论文撰写,并通过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未能按规定时间完成者,终止学位申请资格,不退还缴纳的费用,注销申请人在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上的申请信息。
3.申请人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并取得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遵守学术规范,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的,可申请授予硕士学位。
四、费用及收缴方式
(一)我校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费用分两阶段收取:
1.课程学习费:收费标准3万元/人,申请人通过注册资格审查后一次性缴纳;
2.学位论文费:收费标准1.5万元/人,申请人通过硕士学位资格审查后,一次性缴纳。
(二)收缴方式:申请人通过“西南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网”(网址:http://tdxl.eduwest.com),直接交到我校账户。
(三)我校不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代收费用。
五、其他说明
(一)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仅颁发硕士学位证书,不颁发毕业证书。
(二)申请人不得同时向我校以外的其他学位授予单位提出学位申请。
(三)申请人因来校学习,所产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
(四)课程学习费用不包括教材、学习资料费,全国统考报考费。
(五)我校不采用任何形式的全日制在校学习,不举办任何收费性质的全国统考辅导(或培训),不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开展学科课程和论文的有偿辅导(或培训)。
(六)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需要具备较好的英语水平,申请人可以通过“西南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网”(网址:http://tdxl.eduwest.com)免费测试英语基础。
(七)如果有新的政策调整,以国家最新文件为准。
六、咨询及联系方式咨询联系人
么老师咨询系电话:023-68253621
咨询地址: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B栋3楼301室(学校光大礼堂旁)
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官网:https://www.eduw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