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高级研修班以培养能够独立开展专业化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的心理咨询师为目标,以心理咨询师的胜任力作为培养方向,遵循临床与咨询心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具备健全人格、专业伦理、较高理论素养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一)具有健全人格,拥有成为幸福进取者的理念。
(二)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与人文精神,理解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发展和规律,并在咨询当中传承与使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心理理念,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理解中国人的心理行为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三)将西方心理学经过实证验证的专业理论进行中国化的探索,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行为模式等相结合。
(四)严格遵守心理健康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临床与咨询心理工作的专业伦理。
(五)掌握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专业理论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具备将临床个案概念化的能力。
(六)在督导下逐步掌握临床与咨询的相关技能,如关系建立、倾听,共情等一般性技能以及面质等专业化技能。
(七)掌握临床与咨询方向的研究方法,对研究经常使用的质性研究、量化研究等熟练掌握。
二、培养对象(满足以下一个条件即可)
(一) 心理学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两年及以上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相关工作经验;
(二)二级心理咨询师;
(三)三级心理咨询师(或相应等级证书)。
三、筛选流程
(一)将个人资料(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培训证书复印件或扫描件、报名表)发送到邮箱jiaoxue@zxxnl.com;
(二)项目组通知学员面试;
(三)专家组进行面试;
(四)发放入学通知书;
(五)缴纳学费,报道入学。
四、开课安排
(一)开班时间:2024年3月2日(根据招生情况或有适当调整)
(二)开班人数:40人开班(小班教学)
五、培养内容
(一)学制和学习方式
学制1.5年,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学习,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上课。
(二)培训课程
序号 |
课程模块 |
课程内容 |
课时 |
授课地点 |
1 |
心理学基础知识 |
普通心理学 |
8 |
线上 |
2 |
社会心理学 |
8 |
线上 |
3 |
发展心理学 |
8 |
线上 |
4 |
咨询心理学 |
8 |
线上 |
5 |
变态心理学 |
8 |
线上 |
1 |
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 |
心理咨询的伦理与实践 |
16 |
重庆北碚 |
2 |
心理咨询的评估过程与方法 |
16 |
河南郑州
|
3 |
心理动力学疗法的理论与实务 |
16 |
4 |
家庭疗法的理论与实务 |
16 |
5 |
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与实务 |
16 |
6 |
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务 |
16 |
7 |
后现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 |
16 |
8 |
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 |
16 |
9 |
认知行为治疗个案概念化 |
16 |
10 |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方法 |
16 |
重庆北碚 |
11 |
心理咨询专题工作坊 |
DBT在青少年自残自杀行为中的干预 |
16 |
河南郑州 |
12 |
舞动治疗工作坊 |
16 |
河南郑州 |
13 |
家庭治疗在青少年中的应用工作坊 |
16 |
河南郑州 |
14 |
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务 |
16 |
河南郑州 |
15 |
心理咨询的实践与督导 |
个案实践40小时 |
40 |
河南郑州 |
16 |
团体督导40小时 |
40 |
河南/线上 |
17 |
课程结业 |
结业考试、个案报告、现场答辩 |
8 |
重庆北碚 |
18 |
结业典礼 |
4 |
重庆北碚 |
六、课程特色
(一)灵活授课时间:课程采用业余时间面授的学习方式。
(二)学习资源丰富:西南大学名师授课+班级讨论+各班联谊活动+专家讲座+名家论坛+专题工作坊等。
(三)雄厚的师资力量(强大的学术基础):一大批硕导博导、国际国内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领域专家亲自教学。
(四)先进的教学实验平台:学部具有良好的科研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
(五)独特课程设计:“理论为体,实践为用”课程设计结合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强调心理咨询实操实战。多名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督导师主持案例讨论。
七、课程费用
(一)学习费用
39800元,教材资料费950元。包括:课程学习费、督导费、培训场地费、考试费、实践及结业指导费、证书费、学员培训期间的午餐费,管理费。
(二)银行信息
开户名称:西南大学
开户银行:工商银行重庆朝阳支行
银行账号:3100028109024968877
备注:
1.缴费请务必备注:姓名+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高级研修班,保留缴费截图以备查验;
2.学费只含上课费和正常组织的考试费用。学员来往听课、接受指导期间的食宿和交通费用由学员自理;
3.费用开学前一次缴清,开课后中途退学概不退费。
八、考核与证书颁发
模块 |
考核内容 |
比重(%) |
出勤情况 |
每次参加学习的出勤情况 |
15 |
理论知识 |
闭卷考试(理论和实操知识) |
20 |
个体实践 |
40小时 |
20 |
团体督导 |
40小时 |
20 |
案例报告 |
案例咨询总结报告不低于1个;自我成长分析报告不少于1份 |
10 |
导师团 |
学员现场答辩(15min/人) |
15 |
修完并通过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 通过考试和答辩,考试成绩合格者即可结业,颁发《西南大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高级研修班证书》。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余老师、王老师、李老师
联系电话:023-68252983(工作时间)、15343718269(微信同号)(全天)、13399868730(微信同号)(全天)
十、授课教师(部分)
曹贵康,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重庆市委医疗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民进重庆市委参政党理论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基础与认知心理学系主任、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
高雪梅,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心理学会理事兼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重庆市教委关工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团成员、重庆市性教育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专家、西南大学本科教学督导、西南大学青年联合会会员。
郭 磊,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博士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问学者,西南大学优秀教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学术交流与传播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重庆市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教育考试院顾问、重庆市教育评估院专家、深圳市海云天公司教育与心理测量学术顾问。
郭 成,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等课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自2000年以来,一直以旺盛的精力、满腔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投身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宣传教育活动之中,在传播科学心理思想、服务社会大众需要方面努力践行。多年来基于广泛的实践及研究,撰写了教育及发展书籍26部、学术文章近100篇。
吉沅洪,心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注册临床心理士,日本立命馆大学临床心理系主任及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艺术表达心理治疗专家,将沙盘、绘画、投射、房树人等艺术表达用于心理治疗的早期探索者之一。
罗 捷,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主任医师,高级心理咨询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医学心理咨询中心常务副主任,重庆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重庆市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委会主任委员。擅长各类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心理治疗。
史慧颖,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硕导;西南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伦理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督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分会秘书;重庆市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汤永隆,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心理学系系主任,西南大学心理学部临床与咨询督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注册号:D-22-029),重庆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专委会副主任。
谭永红,医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督导师(注册号:D-17-007),国际分析心理学会华人分析心理学发展组织B级认证沙游治疗师,国际婴儿观察协会(AIDOBB)会员。咨询实战:接受个人分析及小组体验1000多小时,个案咨询时数累计达10000小时以上,带领各类主题团体1000小时以上。
王卫红,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社区心理健康研究室主任;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督导师;重庆心理学学会秘书长;重庆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秘书长。
吴明霞,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硕导;比利时鲁汶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督导师(注册号D-18-014);重庆市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任(2017-2021)。
吴 波,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督导师;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咨询与培训中心专硕教学主管;重庆心理学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多伦多大学全球心理健康硕士实践督导。
杨 东,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社会服务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2018年认定的第十三批“中国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心理督导师(D-21-125)”;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中科院心理所认证“高效焦点解决心理教练(SFBC)”。
杨发辉,国际认知行为治疗学院认证认知行为治疗师、培训师;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注册督导师;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咨询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重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联盟秘书长;重庆心理学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委会常委兼副秘书长。
张仲明,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导;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督导师;重庆市卫生应急心理救援队专家;重庆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联盟专家;中国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秘书长(2012);中国教育学会学校心理分会理事(2012-2017)。
黄国平,医学博士、临床精神心理专家;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四川精神卫生》主编;川北医学精神卫生学院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
于海亭,主任医师,原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曾兼任中华医学会河南省精神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专家组评委;河南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郑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等职。
李智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人舞动治疗师;欧文亚隆团体治疗师。20年+心理咨询经验,个案经验12000小时。
李晓玲,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注册系统心理师;中美婚姻家庭治疗师;教育系统特约讲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集团军特聘心理讲师;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见习项目导师。
邱官钦,郑州市心理研究会副会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讲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鉴定教材真题解析集主编。
十一、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简介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西南师范学院教育系心理学教研室。1986年设立心理学专业,1988年成立心理科学研究所,1994年成立心理学系,2003年设立心理学院,2011年12月组建心理学部。半个多世纪以来,已故的著名学者叶麐、刘兆吉、张增杰、何其恺、李长珉、张清津、刘一军等曾先后在此工作,为心理学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黄希庭教授任心理科学研究所首任所长、心理学系第一任系主任。在他的带领下,经过西南大学心理学人数十年来的不懈努力,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心理学部是西南大学重点建设的研究型学部,2017年、2022年被列为西南大学生物学、教育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组成单位。教师第一党支部获批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学部党委连续两次获评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获评首批重庆市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学部现任党委书记黄泽文,部长陈红。
学科专业齐全,实验设备先进。心理学部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的博士、硕士授权点,重庆市重点学科),同时拥有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教育硕士授权点;设有心理学(非师范,教育部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心理学(师范,2022年通过国家师范专业三级认证)、应用心理学(2021年入选第二批国家一流专业)3个本科专业。建有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共建)、国家级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还有重庆市基础心理学重点实验室、国际儿童心理与家庭咨询中心、创造力与脑开发研究中心、重庆市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脑认知”分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有fMRI脑成像研究中心、动物转化研究中心、ERP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眼动实验室、生物反馈实验室、痛觉实验室、行为观察室、心理健康实验室、心理咨询中心、计算统计与数据中心等专项实验场所,实验设备先进。
师资德才兼备,队伍力量雄厚。学部有一支高学历、高层次、高水平,老中青年龄层次分明、比例恰当,学缘结构合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师资队伍。有教职工95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3人,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59人,97.44%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66.67%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53人次入选各类人才计划,其中资深教授1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人选5人(含青年2人),外专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5人,部委级、市级各类人才计划20人(45人次)。有国家级创新教学团队1个,国家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市级精品课程4门,重庆市一流课程8门。出版了7本国家级教材和多本教学参考书。坚持“立德树人”的宗旨,学部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黄希庭教授荣获教育部“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荣获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张庆林教授荣获“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张大均教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中国心理学会学科建设成就奖”。
面向国家重大急需,科研成果突出。面向国家重大急需、面向国际学科前沿的科学研究一直是学部的中心任务之一。近年来,学部研究人员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健全人格、时间心理学、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教学心理学、身体自我、认知控制与执行功能、创造性及其脑机制以及心理发展、情绪与睡眠脑机制、社区心理等领域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先后承担了近9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出版学术专著200余部,其中在商务印书馆、科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著名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发表被SCI/SSCI 收录论文 700余篇,有6项科研成果先后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同时,学部在面向大众的应用服务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对外合作交流,培养优秀人才。学部现有在校学生1644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805人,硕士、博士研究生839人。同时学部还接收来自美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越南等国留学生。学部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积极推进本科创新实验班、海外合作办学,建立本-硕-博连读机制,实施本科生、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等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并先后与国内众多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研和教学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开展广泛的科研合作与交流。30多年来,学部为国家各行各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
心理学家的使命是探寻心迹,理解人生,点燃心灵真善美。心理学部将致力于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中心工作,秉承“勤奋、严谨、创新、求实”的学风,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问题,众志成城,开拓创新,为推进新时代学部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