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专任教师 > 副教授 > 正文

曹贵康

发布时间:2015-01-2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审核:

浏览次数:

曹贵康,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西南大学总支副主委,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基础与认知心理学系主任、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实验心理学”主讲教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民进重庆市委参政党理论研究会理事(2019.4-2024.4),民进重庆市委医疗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心理卫生协会会员,重庆市心理卫生协会第一届EAP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21.6-2026.6),西南大学创新创业导师(2021.6-2026.6),心理学部增杰班2017级班主任,万达实验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周末工程师(2024.5.5-2027.7.4),重庆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总队第一届特邀监督员(2023.7-2025.7)。

1998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01年获西南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获西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高级功能实验室学习磁共振成像技术;200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从事创造性的跨文化对比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8月-2019年2月在重庆市北碚区教委挂职副主任。

截止到2025年,先后主持和参研国家、省部级和校级科研课题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三十余项。独立或合作发表期刊论文五十余篇,国内和国际会议交流论文二十余篇,主编和参编《创造性研究手册》、《高效率教学》、《创造性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创新思维训练手册》、《跟孤独说再见》、《跟焦虑说再见》、《让考试焦虑走开》、《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培养》、《青少年必须掌握的复习方法》等图书十余部,开发出版《儿童作文思维策略超前训练软件》,编写小学生思维训练实验教材《学会思考》10册(1-5年级)。获得重庆市第三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重庆市第五届优秀电教科研成果奖。

主讲实验心理学、创造性心理学、高效率教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为各类企业、政府职员、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师生和家长开设压力与情绪管理、生涯发展、心理健康、创造性思维、亲子教育等讲座课程及EAP服务700余场次。

主要研究兴趣:主要研究运动、心理健康与创造性思维。


主持/主研科研课题:

1. 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课程知识图谱的心理学前沿实验教学项目开发”,起止日期:2024年11月-2025年12月。

2. 主持西南大学2023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心理学师范专业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纵向追踪评价体系构建”,起止日期:2023年6月-2025年6月。

3. 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22-202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过程启发的心理学实验实作教学模式研究”,起止日期:2023年7月-2025年7月。

4. 主研纵向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心理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022-2024)(重庆市教委)。

5. 主研纵向项目:重庆市青少年对伟大祖国认同的发展与教育研究(2022-2025)(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6. 主研纵向项目:重庆市青少年自杀预测的作文文本分析研究(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21-2022)。

7. 主研纵向项目:基于脑科学的青少年创新素质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2021-2026)(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8. 主研纵向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创造性思维关键技术探索与应用(2021-2023)(社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

9. 主持四川仪表工业学校技术服务项目“德育精品课程—“幸福心仪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项目申报”,起止日期:2021年11月-2022年1月。

10. 主持重庆时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项目“交通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心理安全健康教育视频课件制作项目”,起止日期:2021年5月-2021年9月。

11. 主持西南大学实验技术研究项目“心理学教学实验设备操作演示数字化资源建设”,项目编号:SYJ2020036,西南大学,2020-04-10。

12. 主持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以学习者职业能力提升为导向的高等继续教育《实验心理学》课程标准研究”,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9年。

13. 主持西南大学关于批准第三在线开放课程《实验心理学》建设项目,西南大学,2018-11-30。

14. 主持西南大学实验技术研究项目“心理学本科生自主创新实验支持体系研究”,项目编号:SYJ2016045,西南大学,2016-06-13;经费:0.6万元;

15. 主研(排名第二)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 源于工作记忆的走神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 教育部; 2015-09-10。

16. 主持重庆市教委; 雏鹰计划; 重庆市教委; 2014-12-29。

17. 主持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青年基金项目“有氧运动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12XJC190003,执行年限:2012年1月-2013年12月。

18. 主研(排名第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学发明中顿悟的原型启发认知神经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31170983,执行年限:2011.08。

19. 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创造过程中准备期的心理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SWU1109062,项目执行年限:2011.06-2014.12。

20. 主持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211工程项目“大脑工作状态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NSKD11030,项目执行年限:2011.05-2014.12。

21. 主持西南大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行动计划项目《实验心理学》课程改革,2010年。

22.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重点课程《实验心理学》建设项目,2010年。

23. 中德应用创造性力跨文化研究项目,2009年。

24. 重庆市精品课程《实验心理学》建设项目,2007年。

25. 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新企业企业家创造性与企业创新潜力的研究”,批准号:70671084,2006年8月-2010年12月。

26. 主持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文化素质教育课题“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研究”,经费:0.2万元,起止日期:2005年2月-2006年2月。

27. 主持西南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顿悟问题解决的原型事件激活研究”,批准号:SWNUB2004017,起止日期:2005年1月-2006年12月。

28. 主持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顿悟思维能力及其培养研究”,批准号:04-GJ-092;起止日期:2004年10月-2007年12月。

29. 主持西南师范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项目“初级加工思维与创造性的关系研究”,批准号:西国重04014,起止日期:2004年10月-2006年12月。

30. 主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区少数民族的社会、文化与人际疏离感研究”,批准号:03CSH008,起止日期:2003年12月-2005年12月。

31. 主持西南师范大学文科基金项目“小学生语文学科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培养”,起止日期:2002年10月-2004年10月。

32. 主研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小学生创造性发展的研究”;批准号:DBB010510,起止日期:2002年4月-2006年12月。

33. 主研重庆市十五教育规划课题“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批准号:02-GJ-31,起止日期:2002年12月-2006年12月。

34. 主研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起止日期:2002年12月-2006年12月。


论文

期刊论文

1. Lin Yang, Rongcan Zeng, Xueyang Wang, Jing Chen, Jing Gu, Jiaxin Fan, Jiang Qiu, Guikang Cao. (2025). Cross-domain analogical reasoning ability links functional connectome to creativity.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57(9), 101808, Doi: 10.1016/j.tsc.2025.101808.

2. 宋健健,曹贵康,张红强. (2024). 运动习惯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人格、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心理月刊, 2, 1-4+39.

3. Wang C, Jiang T, Li H, Cao G and Zhang G. (2024). The effects of Tai Chi exercise on sleep quality among the elderly: a study based on polysomnographic monitoring. Front. Neurol. 15:1304463. doi: 10.3389/fneur.2024.1304463

4. Ling Y, Tan L, Zhang L and Cao G. (2023). Unconscious processing of prototype heuristics in scientific innovation problem-solving.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4: 1056045. Doi: 10.3389/fpsyg.2023.10560 45

5. Cai Y, Ling Y, Cao G and Zhou X. (2022). Preference of harmonic loudness degree on piano timbre. Front. Psychol. 13:908543. doi: 10.3389/fpsyg.2022.908543

6. 郭蝉瑜,庄恺祥,谭柳,曾荣灿,佟浩,邱江,曹贵康.(2021). 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大脑功能基础.科学通报,66(19), 2430-2440.

7. 吴思佳, 曹贵康 (2021). 权力感影响大学生为他人决策时的风险偏好. 心理学进展, 11(2), 571-584.

8. Zhu, W., Yang, W., Ming, D., Qiu, J., Tian, F., Chen, Q., Cao, G., & Zhang, Q. (2019).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brain structure and resting brain function underlie representation-connection in scientific problem solving.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31(2), 132-148. https://doi.org/10.1080/10400419.2019.1602461

9. Liu Tan, Xiaoqin Wang, Chanyu Guo, Rongcan Zeng, Ting Zhou and Guikang Cao. (2019). Does exposure to foreign culture influence creativity? Maybe it’s not only due to concept expansio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537. Doi: 10.3389/fpsyg.2019.00537.

10. Xin Chen, Guodong Zhang, Xueqin Yin, Yun Li, Guikang Cao, Carlos Gutiérrez-García and Liya Guo. (201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fficacy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in boxers: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control.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212. Doi: 10.3389/fpsyg.2019.00212.

11. Fang Tian, Qunlin Chen, Wenfeng Zhu, Yongming Wang, Wenjing Yang, Xingxing Zhu, Xue Tian, Qinglin Zhang, Guikang Cao, Jiang Qiu.(2018).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visual creativity and cortical thickness in healthy adults. Neuroscience Letters, 683, 104-110. https://doi.org/10.1016/j.neulet.2018.06.036.

12. 曹剑琴, 曹贵康, 张月 (2018).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拖延倾向的关系:时间管理倾向的中介作用. 心理学进展, 8(5), 720-727. https://doi.org/10.12677/AP.2018.85085

13. 赵龙龙, 曹贵康, 张庆林 (2018). 心理学研究方法过程分类体系的重建研究. 心理学进展, 8(4), 473-480. https://doi.org/10.12677/AP.2018.84057

14. Tian F, Hou Y, Zhu W, Dietrich A, Zhang Q, Yang W, Chen Q, Sun J, Jiang Q and Cao G. (2017). Getting the Joke: Insight during Humor Comprehension – Evidence from an fMRI Stud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1835. doi: 10.3389/fpsyg.2017.01835.

15. Wenfeng Zhu, Qunlin Chen, Lingxiang Xia, Roger E. Beaty, Wenjing Yang, Fang Tian, Jiangzhou Sun, Guikang Cao, Qinglin Zhang, Xu Chen, Jiang Qiu. (2017). Common and distinct brain networks underlying verbal and visual creativity. Human Brain Mapping, 38(4),2094-2111.

16. 田芳, 曹贵康(2017). 创造性“小 c”和创造性“大 C”的理论研究和进展. 心理学进展 , 7(2), 207-215.

17. 冯君凤,曹贵康. (2017). 手机成瘾与冲动性关系探究. 心理学进展,7(1), 60-66.

18. Wenfeng Zhu, Qunlin Chen, Chaoying Tang, Guikang Cao, Yuling Hou, Jiang Qiu. (2016). Brain structure links everyday creativity to creative achievement. Brain & Cognition, 103, 70-76.

19. Tang, M., Werner, C., Cao, G., Tumasjan, A., Shen, J., & Shi, J., et al. (2015). Creative expression and its evaluation on work-related verbal tasks: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german samples.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Tang, M., Werner, C., Cao, G., Tumasjan, A., Shen, J., & Shi, J., et al. (2018). Creative expression and its evaluation on work-related verbal tasks: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german samples.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52(1), 91-103.]

20. Dandan Tong, Wenjing Yang, Qinglin Zhang, Wenfu Li, Dongtao Wei, Xianwei Che, Meng Zhang, Glenn Hitchman, Jiang Qiu, Yijun Liu,and Guikang Cao. (2015). Association between regional white and gray matter volume and ambiguity tolerance: Evidence from voxel-based morphometry. Psychophysiology, 52(8),983-989.

21. 赵轶然,弭腾,曹贵康. (2015). 创造性活动中的性别助长效应.心理学进展,3,163-172. (通讯作者)

22. 程凯,曹贵康. 走神的理论假设、影响因素及其神经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14,22(9),1435-1445.

23. 侯玉玲,曹贵康,周路平.事件的性质和主体特征对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 心理学进展,2014,4,568-578.

24. 谭钢,蒋美娥,朱文凤,龚光军,曹贵康. 创造性问题解决中的社会距离效应.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4),165-169.

25. 谭钢,靖东俊,程文娟,程凯,赵轶然,曹贵康.金钱刺激下大学生说谎行为的ERP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5(12),111-117.

26. 程文娟,荣婵,曹贵康.焦虑对大学生科学发明创造问题解决的影响.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3,10(4),19-21.

27. 王翠翠、周杰、李倩、曹贵康. 艺术术审美中欣赏图画的抽象度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心理学进展,2013,3,130-135.

28. 屈沙、曹贵康.“他”+“她”>“他们”?——性别助长效应.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29(A-08).

29. 李倩、廖永琴、赵轶然、朱玉玺、曹贵康.大学生性别角色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心理学进展,2012,2(4),193-197.

30. Xiaomeng Xu, Lucy Brown, Arthur Aron, Guikang Cao, Tingyong Feng, Bianca Acevedo, Xuchu Weng. (2012). Regional brain activity during early-stage intense romantic love predicted relationship outcomes after 40 months: An fMRI assessment. Neuroscience Letters, 526(1), 33-38.

31. 曹贵康、谭钢.检测驾驶员适宜性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6-25(A-08).

32. 李冬、周婷、岳琴、胡巧、曹贵康.说谎行为的脑机制探讨.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2,9(1),80-83.(通讯作者)

33. 江成程、吴春燕、李迪、曹贵康. 什么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岁月(学术),2012,1,61、75.

34. Werner, C., Tang, L. M., Schmidt, J., Mielke, A., Spörrle, M., Neber, H., Zhou, Z., Zhao, X., & Cao, G. (2011). Applied creativity across domains and cultures: Integrating Eastern and Western perspectives. Creative Personality, 9, 228–240.

35. Xu, X., Aron, A., Brown, L., Cao, G., Feng, T., & Weng, X. (2011). Reward and motivation systems: A brain mapping study of early-stage intense romantic love in Chinese participants.  Human Brain Mapping, 32(2), 249-257.

36. 龚光军、曹贵康.独立学院辅导员胜任力现状的研究.中外交流,2010,7, 48-49.

37. Xiaomeng Xu, Arthur Aron, Lucy Brown, Guikang Cao, Tingyong Feng, and Xuchu Weng. Reward and Motivation Systems: A Brain Mapping Study of Early-Stage Intense Romantic Love in Chinese Participants. Human Brain Mapping, Article first published online: 16 APR 2010 DOI: 10.1002/hbm.21017.

38. Jadzia Jagiellowicz, Xiaomeng Xu, Arthur Aron, Elaine Aron, Guikang Cao, Tingyong Feng, and Xuchu Weng。The trait of sensory processing sensitivity and neural responses to changes in visual scenes.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2010, 4(4), 1-10.

39. 龚光军、曹贵康.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5), 25-27.

40. 肖宵、曹贵康、张庆林.认知方式对高中学生顿悟问题解决中源事件激活影响的研究.素质教育论坛,2008,10(下), 35-37.

41. 任国防、邱江、曹贵康、张庆林.顿悟:是进程监控还是表征转换.心理科学,2007,30(5), 1265-1268.

42. 曹贵康、杨东、张庆林.顿悟问题解决的源事件激活:自动还是控制.心理科学,2006,29(5),1123-1127.

43. 曹贵康、倪明明. 素质教育:我们该怎样去身体力行——读张庆林《高效率教学》.今日教育,2006,6,43-44.

44. 刑强、曹贵康、张庆林.顿悟认知机制研究述评.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26(3), 20-23.

45. 梁静、陈培锋、曹贵康、张庆林.科学创造的整合理论.中国学术研究,2005年第9期(总第124期), 35-38.

46. 曹贵康、粟莉.自我效能感研究对学校教学的影响.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4), 138-140.

47. 曹贵康、张庆林. 学科研究性学习探索.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2期,33-34;人大复印资料《素质教育·教师读本》2005年第41卷第5期转载,26-27.

48. 吴沙、曹贵康.人格理论的系统发展观初探.心理学探新,2005,25(1), 14-18.

49. GuiKang Cao, Jing Liang, &QingLin Zha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reative Imagination of Fifth-Grade Students,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Chinese Societies, 2004, 5(2), 215-231.

50. 张庆林、邱江、曹贵康. 顿悟认知机制的研究评述与理论构想,心理科学,2004,27(6), 1435-1437.

51. 杨东、曹贵康、张庆林.治学型学习指导(下),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文科),2003,9,43-45.

52. 杨东、曹贵康、张庆林.治学型学习指导(上),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文科),2003,9,43-45.

53. 杨东、曹贵康、张庆林.策略性知识教学模式探析,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理科),2003,9,43-45.

54. 杨东、曹贵康、张庆林.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方法初探——过程启发式教学探析(下),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理科),2003,5,47-48.

55. 杨东、曹贵康、张庆林.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方法初探——过程启发式教学探析(上),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理科),2003,4,44-46.

56. 曹贵康、史慧颖、张庆林.元认知教学法初探,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文科),2003,6,39-41.

57. 史慧颖、曹贵康、张庆林.研究性学习选题阶段的指导,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文科),2003,5,40-42.

58. 曹贵康、张庆林、杨东.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初探,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文科),2003,4,45-47.

59. 曹贵康.主体性教育教师的角色转换,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10,38-40.

主编/参编图书/软件:

1. 张黎逸、曹贵康、翁粲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9

2. 邱江、杨文静、曹贵康、陈群林主编.创造性心理学. 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23年6月.

3. 曹贵康.疫情中积极情绪.见:黄泽文等主编.疫情中的心理关爱手册(p:160-167).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2

4. 但浩主编,曹贵康副主编.跟孤独说再见.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

5. 龚光军主编,漆明龙、曹贵康副主编.跟焦虑说再见.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

6. 向泓霖主编,屈沙、曹贵康副主编.心理学家支招——让考试焦虑走开.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

7. 李倩主编,程文娟、曹贵康副主编.心理学家支招——青少年创新思维训练手册.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

8. 余小燕主编,张绍明、曹贵康、屈沙副主编.心理学家支招——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培养.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

9. 王冬梅主编,曹贵康副主编. 心理学家支招——青少年必须掌握的复习方法.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

10. 谭钢、曹贵康.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心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见:吴能表、田红主编.大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p.172-175).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1. 张庆林、曹贵康等.儿童作文思维策略超前训练(软件).重庆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

12. 曹贵康. 当代中国青年的宗教价值观. 见:黄希庭、郑涌等著.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pp.269-300).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3. 张庆林主编、杨东、曹贵康副主编. 华莱超级学习方略.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14. 张庆林、曹贵康主编. 创造性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5. 曹贵康.创造性的认知基础.见:张庆林、Sternberg主编.创造性研究手册(p.274-309).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16. 曹贵康.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教学观.见:张庆林、杨东主编.高效率教学(p.48-68).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7. 曹贵康.读写思维策略训练的教学实践. 见:张庆林、杨东主编.高效率教学(p. 345-370).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8. 张庆林主编、曹贵康副主编.学会思考第1-10册(小学生思维训练实验教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儿童解决问题思维策略的发展”总课题组,1999.

获奖:

1. 西南大学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2023-2024年度联合表彰“先进个人”,颁奖单位:西南大学7个民主党派委员会和归国华侨联合会,颁奖时间:2024.12.

2. 西南大学2022-2024学年度优秀教师.颁奖单位:西南大学,颁奖时间:2024.9.10.

3. 论文《创造性思维训练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业表现》,2023年重庆市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发展论坛(首届)论文评选,获高校组三等奖,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23.11.

4. 2023年全国大学生心理与行为在线实验精英赛年度十佳指导教师,中央财经大学教务处、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Credamo见数,颁发日期:20231015

5. 2023年全国大学生心理与行为在线实验精英赛优秀指导教师,中央财经大学教务处、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Credamo见数,颁发日期:20231015

6. 《“五位一体”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师范生培养体系构建与探索实践》,第五届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成果编号:2022218),西南大学,20237.

7. 西南大学2022-2023年度实习工作“实习先进工作者”,西南大学,2023年6月.

8. 2021重庆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重庆市教委,2022.5

9.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办学20周年优秀教师,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2021.12

10. 西南大学2020-2021学年度实习工作先进工作者,西南大学,2021.6

11. 信息工作先进个人,西南大学7个民主党派委员会,2018.12.28.

12. 统一战线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暨迎七一知识竞赛三等奖,中共北碚区委统战部,2018.6.28.

13. 2017年度“优秀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重庆市北碚区工作委员会,2017年12月.

14. 《跟焦虑说再见》,四川省第十七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四川省教育学会,2016.8

15. 2016年度“优秀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重庆市北碚区工作委员会,2017年1月.

16. 2016年度政协工作理论研讨活动优秀论文三等奖,政协重庆市北碚区委员会,2016.11.30

17. 西南大学2015-2016年度实习工作“优秀指导教师”,西南大学,2016年6月.

18. 2014-2015年度实习工作“优秀指导教师”,西南大学,2015年6月.

19. 西南大学附属小学2014-2015学年度“十佳家长”,西南大学附属小学,2015年5月29日.

20. 西南大学2014年度实验室工作先进个人,西南大学,2014年12月.

21. 2014年度“优秀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重庆市北碚区工作委员会,2014年12月.

22. 西南大学2012-2014学年度优秀教师.颁奖单位:西南大学,颁奖时间:2014.9.10.

23. 2013-2014年度实习工作“优秀指导教师”,西南大学,2014年6月.

24. 2012-2013年度实习工作“优秀指导教师”,西南大学,2013年6月.

25. 2012年度“优秀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重庆市北碚区工作委员会,2012年12月20日.

26. 《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心理学实验教学体系》获得第二届西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三),西南大学,2012.12

27. 2011年度“优秀会务工作者”,中国民主促进会重庆市北碚区工作委员会,2011年12月26日.

28. 《实验心理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获得重庆市第三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2009年2月.

29. 西南大学2008年度实验室工作先进个人,西南大学,2008年12月.

30. 《实验心理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获得西南大学首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年11月.

31. 《实验心理学教学软件》获得重庆市第五届优秀电教科研成果二等奖,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06年9月.

32. 西南大学首届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二等奖,西南大学,2006年1月.

33. 2005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西南大学,2005年12月.

34.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6月.

35.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6月.

36. 2003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12月.

37. 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03年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03年12月.

指导学生获奖:

1. 指导研究生参加2023年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技能大赛,获应用心理教学技能比赛三等奖,颁奖单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23.12.

2. 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2023年全国大学生心理与行为在线实验精英赛全国总决赛,获一等奖,中央财经大学教务处、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Credamo见数,颁发日期:20231015

3. 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2023年全国大学生心理与行为在线实验精英赛分赛区竞赛,获一等奖,中央财经大学教务处、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Credamo见数,颁发日期:20230922

4. 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2023年全国大学生心理与行为在线实验精英赛校级选拔赛,获一等奖,中央财经大学教务处、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Credamo见数,颁发日期:20230821

5. 指导本科生参加2023年全国大学生心理与行为在线实验精英赛校级选拔赛,获二等奖,中央财经大学教务处、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Credamo见数,颁发日期:20230821

6. 指导本科生参加2023年全国大学生心理与行为在线实验精英赛校级选拔赛,获三等奖,中央财经大学教务处、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Credamo见数,颁发日期:20230821

7. 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大学生网络消极信息传递倾向及其心理机制初探被评为2016届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一等奖,西南大学,2016年6月.

8. 2005年指导2003级学生参加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论文《顿悟问题解决中源事件激活的个体差异研究》获重庆赛区二等奖.

9. 2003年指导2001级学生参加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论文《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原型事件激活能力的研究》获重庆赛区一等奖.

学位论文

1. 曹贵康.顿悟问题解决的原型事件激活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2. 曹贵康.小学五年级儿童创造性想象的实验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