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专任教师 > 教授 > 正文

毕重增

发布时间:2015-03-1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审核:

浏览次数:

   


个人简介

毕重增。男,博士/教授,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学家。


教学与研究

主要从事心理学研究方法系列的教学,包括:本科生必修课心理测量学 (2004年起,西南大学专业核心课程) ;研究生平台课心理学研究方法 (合作开设,2015年起主持) 、选修课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2013年起,合作开设) 、社区心理学研究方法 (2021) 、心理学质性研究 (2022,合作开设) 等;以及本科研究课程青少年自信的特点与教育 (2007年起)

主要从事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 (1) 自信的心理、文化和社会过程;(2) 社会认知基本维度的内容效应、情绪效应;(3) 自我与网络消费行为。

    研究生培养学术专业硕士项目学术专业博士项目查询当年简章


学术与社会服务

中国心理学会时间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人类智慧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重庆市心理学学会理事兼普通心理与实验心理专业委员时间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西南大学欧美同学会理事

集刊《社区心理学研究》主编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委


主要著作与教材

毕重增. . 文化自信: 心理学的探索. 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25.

毕重增. 主编 心理测量学(2). 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22.

毕重增. . 德行与才智——幸福生活的社会认知基本维度.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毕重增. . 自信与社会适应.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毕重增. 主编. 消费心理学(2).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毕重增. 主译. 心理学质性资料的分析.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


近期论文与研究报告

杨美涵,薛文惠,毕重增*(2025).内卷氛围感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33(4), 802-805+871.

杨灿,李子萱,毕重增*.(2025). 对象中庸与社会善念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心理学报, 57(9), 1649-1660.

胡寅凤,李永雪, 毕重增*(2025).中庸思维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正性注意偏向的中介作用与松紧度感知的调节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33(3), 578-582+588.

邵景进, 毕重增*.(2025). 积极老龄化视角的社区老年心理研究代卷首语. 社区心理学研究, 19, 1-17.

Zhu, S., & Bi, C. (2025). Grittier and more hopeful about the future? A nine-month school-based longitudinal study on grit and adolescent possible selves. European Journal of Investigation in Health,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15(8),144

耿露滢, 薛文惠, 毕重增* (2025).内卷氛围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认知灵活性的中介作用. 心理技术与应用, 13(7)426-435.

陈清, 赵玉芳,张超,毕重增.(2025).刻板印象威胁对社交趋避倾向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33(1), 169-173+208

Li, C., Ybarra, O., Lee, D. S., Adams, S., & Bi, C*. (2025). Worse than a braggart: Interpersonal costs of humblebragging in China.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8: e12671.

Wu, T., Wu, N. N., Bi, C. Z., Yin, Y. W., Chen, X. R., & Yue, T. (2025).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Geneva Sentimentality Scale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PsyCh Journal, 14(2): 235-243.

董俊莹, 卫朝选,毕重增*(2025). 心理本质论对文化自信的影响. 心理技术与应用, 131),18-24.

Yang, T. & Bi, C*. (2025). The role of temporal distancing on the sense of meaning in life among individuals experiencing daily stressors. Applied Psychology: Health and Well-Being, 17(1), e12611.

董俊莹, 李永雪, 毕重增*(2024). 感知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自信的影响:文化包容度的中介作用.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7, 65-85+259.

Bao, Y., Zhang, C., Bi, C. Cheng, Q., Zhang, J., Chen, Q., & Zhao, Y. (2024). The "moral neutrality pattern" of individuals with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s in immoral and moral judgments: Behavioral and neural evidence. BMC Psychol, 12, 635.

杨通平, 杨静, 毕重增*(2024). 知觉社会变迁对民众生命意义感的解释作用.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6, 204-223.

毕重增(2024-9-11. 文化自信的认同与对比心理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 911日第A05

Unger, A., Li, Z., Papastamatelou, J., & Bi, C*. (2024).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mindfulness and Zhongyong thinking style on cooperative financial decision-making in a Western sample. PsyCH Journal, DOI: 10.1002/pchj.764

Yang, T. & Bi, C*. (2024). Examining the trajectory of meaning violation and its bidirectional relationship with perceived posttraumatic growth. Stress and Health, e3394.

李永雪, 毕重增*.(2024).父母过度保护与大学生困难解释风格:真实性和抑郁的链式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32(1): 160-164+170.

杨灿, 许粟榬, 毕重增*. (2024).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社区心理资本的结构与问卷编制. 社区心理学研究,17, 67-86.

李雪珂, 黄薇, 毕重增*. (2024). 建构水平对文化自信的影响. 心理科学, 472: 432-439.

毕重增, 薛文惠, 朱诗敏. (2024). 文化自信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成长心态的中介作用.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47(1): 75-81.

Gao, S., Assink, M., Bi, C., & Chan, K. L. (2024). Child maltreatment as a risk factor for rejection sensitivity: A three-level meta-analytic review. Trauma, Violence, & Abuse, 25(1): 680-690.


联系方式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邮编400715

  办公地点:荟文楼A栋,中国社区心理学服务与研究中心,321